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

图片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公示
2024年度区级机关部门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公示
来源:区级机关部门改革创新奖评选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15 字体:[ ]

根据《2024年度区级机关部门改革创新奖评选办法》文件精神,经认真审阅和初核,共确定65个入围项目。现对入围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1月15日—2025年1月19日。

附:2024年度区级机关部门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简介

区级机关部门改革创新奖评选工作办公室

2025年1月15日      


2024年度区级机关部门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简介

序号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简介

备注

等次

1

纪委

监委

(巡察办)

探索构建基于海门实践的基层“1+9”监督体系保障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作为监督体系南通试点唯一县区,坚持把“1+9”监督体系构建与集中整治一体推进,完善“县统筹抓乡促村”监督格局,建立“333”运行机制,创新“123”村级监督模式,保障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今年以来,集成基本信息12多万条、开展小切口监督45项,推动农村平均稳定性收入增长30%,盘活闲置资产25.1万平方米,压降融资成本24%,国企经营、人力成本降本增效超10亿元。

32份经验做法在中央和省级以上媒介宣传推广,受省纪委主要领导以及中央和省集中整治督导组高度肯定。


2

法院

创新“立审执破访”五位一体工作机制 助推建筑、房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秉持系统思维、底线原则和民生导向,创新“立审执破访”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立案、诉前化解端,协调“湖光映月”“阅湖”等项目建房交付;为“印象花园”解除1.9亿元土地抵押债权,保障业主办证;运用“示范判决+调解”方式诉前化解5个商品房小区群体性质量纠纷。审判、执行端,建立重点建企涉诉矛盾化解专班,召开联席会议62次。破产、信访端,推动欣乐公司进入预重整、“朗园”项目进入重整程序,促进执行、信访案件动态清仓。



3

检察院

检察服务提优、权益保护提标 以高质效履职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在制度建设、优化服务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强化部门协同,设立8家“蓝绿护企驿站”,会签3份护航营商环境协作文件,深化跨区域协作。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和处理方式,宽缓处理20人,1份检察建议获评全省优秀。协同清理刑事“挂案”30件,办理涉企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8件,挽回企业经济损失247万余元,整治空壳公司9家。

开展企业内部腐败案件诉源治理,协同追赃挽损8000余万元,成果获评最高检三等奖。


4

区委办

实施小组工作法,推动“五力五破”,实现高质量“三服务”

聚焦区委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机制,以“快、严、细、实”的作风高标准完成统筹协调、参谋助手、服务保障等职责使命,机动成立调研小组、督查小组、信息小组等。2024年,2篇国安情报被中央列为核心情报,其中1篇被中央领导批示;全年被上级录用综合信息882篇,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16篇,1篇调研文章荣获全市优秀调研二等奖,6篇基层减负经验做法被中央媒介宣传。

《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作为南通市唯一案例荣登“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榜单。


5

人大

机关

申设成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立法联系点对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作用

自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海门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运行以来,海门人大高质量完成了代表法、会计法等4部法律草案以及8部省市条例的立法征询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沿海边疆民族地区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新侨之乡”优势、积极推动立法征询“到边到底”等经验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全国人大首次安排青年干部调研组到海门蹲点调研(全国仅2家),全国人大官网报道我区立法征询工作经验17次。


6

政府办

强监管、重协调、控风险,服务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办吸纳原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职责,综合实施“强监管、重协调、控风险、促发展”四大举措,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建筑业水平,推动海门建筑业转型发展。推动中南建设平稳退市,协调解决中南、龙信、中联世纪、三建装饰等20余家建筑企业资金链风险,推动资金顺利周转。



7

政协办

聚焦“企二代”委员传承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

高度重视“企二代”政协委员成长,聚焦重点抓4个方面:一是打造思想引领阵地,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活动,不断增强价值认同和政治共识。二是完善能力提升载体,组建高科技委员企业创新联盟,带领“企二代”委员赴先进地区勤考察、拓视野。三是拓宽价值实现平台,投身“服务为民”,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四是创新履职服务机制,常态走访联系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帮助“企二代”企业智转数改、降本增效。



8

组织部

构建“四沉四提四融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聚焦“为马赋能”“为车减负”,探索出台《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构建“四沉四提四融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分类施策、试点推进,推动组织、力量、权职、服务等各方资源自上而下精准赋能,党员、骨干、群众、社会等基层力量自下而上主动参与,队伍、阵地、数据、资源等多元主体上下融合共抓治理。

被中组部“共产党员”公众号、《南通工作》推介,中组部、省委党校、《中国组织人事报》《半月谈》杂志来海调研并给予肯定。


9

宣传部

探索舆情治理“一链六环”新模式 提升全区舆情工作质效

探索舆情治理“一链六环”新模式,抓牢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等6大环节,不断提升舆情处置质效,努力实现全区网络舆情发生量、影响力、危害性显著下降,应对能力、响应速度和处置质效大幅提升的“三降三升”良性局面。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相关工作经验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10

统战部

崇謇启行 多元共促 一体推进海门

张謇青少年研学特色品牌建设

创新打造全国唯一张謇主题研学实践——“崇謇启行”大思政研学实践体系,助推青少年加快成长成才,全年研学人次超6万。充分发挥区中华职教社作用,助推张謇青少年研学院开篇破题、高位起步,省中华职教社、市委统战部、区委区政府三级共建张謇青少年研学院合作签约,高标准承办中华职教社2024年度常务理事调研培训启动仪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来海调研肯定,有关做法在新华日报、人民网等重量级媒体报道。


11

社工部

“社区合伙人”五社联动新模式 激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创新实施“社区合伙人”五社联动新模式,将社区治理及场景营造的行动权交给基层社会力量,走出一条共创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新路径。“‘社区合伙人’创新基层共治新模式”作为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一序位优秀创新案例上报省委社会工作部,10个“社区合伙人”微项目立项实施,获条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肯定。

相关做法在《中国社区报》《新华日报》等权威媒体推广,全省“五社联动”中期评估获“优秀”等次。


12

政法委

以成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为切入口打造多元解纷新模式 着力破解“民告官”困局

牵头探索构建“党委统筹+中心运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海门行政争议化解新模式,挂牌成立运行区行政争议调处中心,组建50人专家团,全面提升行政争议调处工作绩效,2024年我区诉讼数、败诉率、调撤率实现“两降一升”,各项指标在南通条线排名前列。5月15日,我区承办全市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创新经验在《南通工作》《南通政法》刊发推广。

创新经验在中央广播电台等平台及公众号宣传报道。


13

编办

打好“评估”与“监测”组合拳

以常态化预警助推机构编制资源高效配置

积极构建机构编制管理常态化预警机制,助推机构编制资源高效配置,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优化整合净减少事业单位14家,收回事业编制25名,进一步释放了编制资源的使用空间,在同步保障重点领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全年事业人员净减少35人、编外人员净减少20人,有效节约了财政支出。

获评全市编办系统“十大攻坚项目”三等奖,先后被《中国机构编制》等中央纸质媒体、省级机构编制网、市级公众号等推介。


14

老干

部局

构建“三全”体系 赋能银发先锋助力基层治理

以“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市、区)”为契机,全面构建“全覆盖、全要素、全领域”的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格局,通过筑牢“思想根基”、打造“红色矩阵”、深化“志愿联盟”,蓄力银龄党建,推进队伍打造“多元化”、平台搭建“融合化”、志愿服务“项目化”,发挥老同志在基层治理的优势作用,助力海门高质量发展。



15

党史办

实施党史教育“十百千万”工程 唱响红色文旅经济“协奏曲”

大力实施党史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唱响红色文旅经济“协奏曲”。搭建十大载体平台;开展“党史人讲述红色故事”系列宣讲活动109场次,受众1000多人次;赠送书籍2000余册;出版《新四军在海门大事记(1937-1947)》《海之门·红潮涌 铁军清风润江海——新四军苏中纪律建设画册》《海门年鉴(2024)》共2300册;开发红色研学旅游路线,开展红馆联盟“打卡”、“馆长说馆”等特色活动45场,参与群众8万人次。

获评省党史宣传工作、省方志政务信息、省地方志文化宣传、省影像志先进集体;《聚力实施“红色地标擦亮”工程》在省党史办主任会议作交流。


16

党校

“四源”行走党课,激发海门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聚焦反映海门成就、讲好海门故事、传播海门声音、弘扬海门精神,创新开展“现场教学+党课”“四源”行走党课,激发党员干部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全年在各区镇青年干部培训活动、各类重点培训班开展“四源”行走党课55场次,培训党员干部3000人次。1门行走党课入选南通市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相关工作得到南通市委领导肯定。有关特色创新工作被学习强国、人民网等线上线下媒体宣传报道。



17

融媒体中心

实施智媒服务工程,助力海门高质量发展

成立融媒智库,将主流媒体的专业能力、专业人才和优质资源深度结合,提供调研报告与建议6件,提供创意策划并承办活动近130场,打造线上定制模块10多个。实施智创外宣,集中精兵强将开展精品创作,实现量质齐升,“海门融媒”视频号常年稳居全省第一。实施融媒“智慧经营”,中心所属融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年应税销售达1064.2万元,跻身规上企业行列。

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8

指挥

中心

实施“345”工程,提升海门区12345热线质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精神,创新实施“345工程”,实现管理更加规范、运转更加顺畅、处置更加及时、监督更加有力。2024年海门区12345热线南通市级交办群众诉求办理满意率高达98%,位列南通县市区首位。

荣获2024全国政务热线技能大赛优胜奖,荣获2024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服务创新优秀单位”(全国唯一县市区)。


19

发改委

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进一步发挥海门“通江通海通上海连接苏南”的区位优势,依托叠石桥物流中心、叠石桥港、跨境电商产业中心等区域内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南通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海门片区),激发利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布局的潜力优势,高水平打造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化流通体系,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商贸市场繁荣提供强大支撑,服务海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20

教体局

创新建立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

打造“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海门样本”

通过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培育一批国家级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项、省级科学教育改革前瞻性项目,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获评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4个;入选省“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1个;获市级优秀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2个,入选五年制高职优秀项目建设名单4个,各项数据全市领跑、全省领先。

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21

科技局

推动科创项目招引数量、质量双提升

聚焦科技招商,推动科创项目招引数量、质量双提升。一是强化统筹支撑,加大科技招商体制机制推进支撑度,全年认定南通市科创项目180个,较2023年提升20.8%;高企转化率8.01%,提升18.5%。二是强化项目招引,共计举办西安、武汉等专场活动近50场,签约落地200余个。三是强化科创生态,武大(海门)集成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建成上海浦软海门创新基地、东布洲致远医疗器械孵化器。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15项,新增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独角兽1家、瞪羚企业3家。



22

公安局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治理“包干制”

紧盯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要求,创新推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治理“包干制”,系统性整治G228海门段等重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年内,完成5条包干道路沿线411处平交路口的隐患整改工作,增设平交路口减速垄380处,新增中央波形粱护栏15.8公里,更新完善沿线标志、标线、警示桩“三个一”300余处,整治路段事故量明显下降,全区亡人事故数、亡人数均同比下降26.23%,春运综合考核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相关成效被人民公安报专题报道,获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23

民政局

推进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健全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聚焦优化“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2024年完成1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建,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设置9家老年助餐点(城区6家,农村3家),为600户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实施家庭照护床位改造,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龙馨家园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组织参加南通市第三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

获评第二批省级标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


24

司法局

实施全区行政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改革

持续深入探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举措,针对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行政执法检查行为,筹划实施行政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改革。改革至今成效彰显,全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较改革前同比减少675家次,降幅14.2%,执法规范化和执法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白名单”“安静日”“行政监测点”“扫码进企”等制度做法受到企业广泛欢迎,“执法有度·企码无忧”行政执法监督码为企业减负做法被《法治日报》报道。



25

财政局

加强项目成本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聚焦三大方面对区级项目、400万元以上区镇和国企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一是立项先论证,合理排定2024年度各类项目建设计划。二是招标需评审,节约资金1.96亿元,其中:概算审核17个,核减金额0.36亿元,核减率2.63%;预算审核105个,核减金额0.7亿元,核减率5.03%;23个新建项目平均中标下浮率为20.25%,节约资金0.9亿元。三是事后有监督,对3个已完工送审项目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核。



26

人社局

重塑根治欠薪一体化工作机制

以执法机构改革为契机,将综合执法大队并入仲裁院并加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牌子,进一步整合优化人社执法力量,在各区镇及重点企业设立调解组织,加快推进人社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24年为劳动者追讨工资约7843.3万元,涉及劳动者约0.94万人,案件到期结案率100%,有效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27

住建局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蹚出“保交房”攻坚战海门新路径

住建局着力在房地产“稳预期、防风险、提品质”上下功夫,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衡发展。推动房地产白名单机制“扩围增效”,纳入“白名单”项目6个,融资18.08亿元;发放安置房票428张,区镇换购1079套。成功化解保交房问题项目7个,交付3748套,交付率95.7%。房产超市实体化运营,网签备案81套,成交金额2.02亿元;举办各类房展活动,认购一手商品房138套,金额3.07亿元。推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改善型住宅项目5个,提供高品质住宅约1500套。



28

城管局

智慧停车优服务、绿色畅行惠民生

一是瞄准重点区域停车乱象“点”,对通源小学、东洲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停车区域优化,有效改善停车乱象。二是筑牢停车泊位资源建设“线”,今年城区共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617个,且利用河海路南侧闲置地块新建一处临时公共停车场。三是织密公共停车资源共享“网”,共建成潮汐停车场3处,共享停车场1处,共计泊位247个。四是打造城区规范停车新局“面”,共计施划出新机动车停车位638个,非机动车位线近一万两千余米,撤销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停车泊位71个。



29

交通局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立体多元的高层次跨江融合示范区

聚焦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目标,一是破解资金难题,争取政策性资金8.2亿元,完成交通建设投资超50亿元;二是构建枢纽网络,洋吕铁路全线开通,南通绕城高速完成交工验收,北沿江高铁、海太长江隧道等重大项目加紧实施;三是加强招商引资,2家公司进规纳统,实现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企业进规,以及交通运输业新引进项目零的突破。

以全省最高分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全省共3家,南通唯一。


30

水利局

推进全域节水激活高质量发展节水新引擎

聚焦建设节水型现代灌区,实施总投资7874万元的常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获补上级资金3948万元,有效促进灌区节水增效。聚焦推动用水载体节水改造,15家企业开展节水改造,完成年度节水指标320万吨。聚焦强化非常规水源利用,推动23家企业和小区非常规水源利用共计605万吨。

指导中天钢铁申报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南通唯一);青龙港省级水情教育基地获省厅授牌。


31

农业

农村局

以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为牵引 种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高质量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聚焦以“产”制胜,新建100亩连栋大棚、鱼文化体验中心等,A+智能温室投入运营,试点区域村均集体收入达149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8%,其中稳定性收入占比超70%。聚焦以“数”赋能,构建“5G+无人农场”等全景式智慧农业大数据系统,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乡村一张网”,带动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93%以上。聚焦以“融”聚力,建成乡创中心、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高标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完成片区绿化19.87万平方米,亮化村民组66个,美化道路12.64公里。

获全市唯一“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张謇故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入选首批省级片区培育名单;有关改革经验在《群众》杂志刊发。


32

商务局

推进“跨境电商+海外仓”融合创新发展,助力海门优势产品“卖全球”

研究制订《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搭建产业园载体平台,推动圣盖博(卡塔尔仓)、叠石桥家纺产业集团(德国仓)等省市级海外仓引领示范,联合TikTok等重点平台筹办系列培训活动,全年累计孵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20多家,成功招引牛赛网等一批龙头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产业带”发展模式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1月底,全区进出口规模达347.23亿元,增长8%;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额超2亿元,上升约10%。



33

文广

旅局

打响“张謇故里·诗画海门”文旅品牌 绘就江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画卷

立足江海文化、张謇文化等特色资源禀赋,找准乡村振兴“文旅纽带”和“经济纽带”的融合点,不断擦亮“张謇故里”文旅名片,持续放大“江海之门”鲜明标识,用心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着力打造以文旅业态新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海门样板”,文旅促销等经验做法在央视播出并推广。

江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获评全省唯一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34

卫健委

高质量推动专科联盟建设,新医改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以十大专科联盟为核心驱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专科运营模式,搭建“龙头医院-承办医院-其他成员医院”三级紧密联动纽带,开创医院专科同质化建设、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构建人才定向培养与学术交流帮扶体系,遴选54位学科骨干成立专家小组,首推双组长负责制,积极开展远程专家会诊工作,会诊平台区镇全覆盖,推动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新秩序,县域内就诊率稳步提升。



35

退役军人事务局

“续航计划”助力老兵再就业

聚焦海门40-55周岁,受年龄、技能、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面临就业难题的下岗失业退役军人,启动“‘续航计划’助力老兵再就业”项目。区镇村三级联动靶向施策,召开岗位推介会、老班长分享会、招聘会30余场,多形式推送用工信息160余次,帮助31名退役军人成功再就业,探索出能够帮助老兵就近就地找到人岗匹配、薪资满意工作的退役军人再就业“密钥”,让老兵不再担“薪”忧“酬”。



36

应急

管理局

压责任、辨风险、严管控,逐步实现推动安全生产被动整治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坚持以服务为主导,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海门区11个区镇、19个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及动态管控措施清单,创新建立“风险档案”,靶向制定“管控指南”,以“一张清单”实现对辖区安全风险点的形成、演变、升级,实施全覆盖、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实现公共安全被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打造监管+服务“双引擎”,强力助推全区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37

审计局

创新基金投资审计 助力国企行稳致远

围绕海鸿集团等六大国企基金“设、募、投、管、退”五大关键环节开展审计,以高质量审计护航基金规范高效运行。通过审计调查28支基金268个项目运行管理情况,出具了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问题17个,促进相关单位完善出台制度1个,提出并被采纳审计建议10条,推动国企完善运营和监管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38

国资办

硬化降本增效10条措施 推动国企增收节支超10亿

落细落实“降本增效十条措施”,研究制定“债务管控12条举措”,从降本、增效两端发力,实现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水平有效提升。通过优化融资结构等多举措并行,推动日常运行成本、融资成本大幅压降;高效运营海衡公司集采平台,节约资金1.28亿元;深入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盘活资产41.16亿元;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刚性执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深化全员营销机制,推进央地合作项目21个。



39

数据局

“333”联合竣工验收推动项目早投产

针对竣工验收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创新建立“333”服务模式,通过“一个窗口”集成服务、“一个系统”全程网办、“一支队伍”联合踏勘等举措重塑流程加快验收速度;通过业务申报提前辅导、帮办队伍靠前服务、难点问题提前研究等举措,形成工作专班优化验收服务;通过“告知承诺”改革、“单体验收”改革、“数据共享”改革等举措,破解难题帮助企业发展,海门“333”模式联合竣工验收工作获住建部宣传推广。



40

市场监督管理局

“小”电梯“大”民生,创新电梯“保险+服务”监管模式

通过电梯“保险+服务”创新监管模式,大大提高了电梯安全使用等级,降低了电梯故障率和困人率,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直困扰群众、物业、维保和政府的民生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电梯故障有人修、电梯困人有人救、电梯事故有人赔,实现了“业主放心、维保尽心、物业安心、政府省心”电梯安全监管新局面。



41

统计局

“数分三频,四色预警”监测机制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数分三频,四色预警”统计监测新模式,创新实行“红色整改、黄色追踪、蓝色提醒、绿色鼓励”数据质效分级管理清单,新机制实施以来绿标企业占比率提升7.2%,红标企业占比下降4.1%。同时加强开展高质量考核、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专题研究,今年以来,GDP增速始终处于全市第一方阵,月度评估连续9个月稳居七县市区第1,高质量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方阵,2024年全国百强区第17位,连续两年实现位次前移。



42

医保局

筑起医保监测“防波堤” 织牢医疗救助兜底网

紧扣“保基本、救大病、托底线”要求,把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作为重要抓手,对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人员闭环管理。医疗救助工作获得南通市第四届“南通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截至11月底,共受理医疗救助申请22.47万人次,医疗救助金额2739.65万元,《筑起医保监测“防波堤”让百姓有“医”靠》在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43

信访局

先行先“试”,法治化引领 信访积案“大起底、大攻坚、大化解”

以“信访工作法治化先行试点单位”为契机,以大起底为基础,全面排查信访矛盾;以大攻坚为契机,攻克信访积案;以大化解为目标,推进案结事了。2024年,全区信访积案化解稳定率95%以上,越级访量大幅下降,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增强。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经验被国家、省级平台推广。



44

供销

总社

党建引领 社村共建 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大力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积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供销社有机融合,与村级组织合作为农服务项目,为村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打造面向镇村综合服务载体;实施开放办社,吸纳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社会能人进入基层供销社队伍,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45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海门区限额以下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及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

针对限额以下交易存在规则不一、监管留白等问题,创新研发具有“覆盖全面、智慧智能、高质高效、联合惩戒”功能的“海门区限额以下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及一体化监管平台”并试运行,作为省内首个全国产化平台,可为部门、区镇限额以下财政资金、镇村集体资金等项目提供高效便捷、阳光透明的交易模式,节约资金达20%以上,有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46

住房建设服务中心

市场化异地安置解决超期过渡问题

为缓解区镇安置房建设滞后、土地空间指标紧缺的现状,化解超期过渡问题,出台《区镇换购城区安置房实施办法》,在原有城区换购政策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评估的方式,将区镇搬迁户纳入城区换购范畴,打通区镇与城区安置房换购通道。今年以来,海门街道、三星镇、常乐镇等区镇已累计换购城区现房安置房621套,盘活资产约5.6亿元。



47

投资服务中心

多维创新 靶向发力 推动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取得实效

以“重点产业链(群)‘六个一’强链补链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专项行动”为牵引,聚焦推动委托招商实现全覆盖、深化项目快落地机制创新、构建优化“2+4+N”品牌活动体系等方面,打好创新“组合拳”, 推动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取得实效。全年累计签约并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51个(其中超100亿元1个、超50亿元4个、超20亿元3个、超10亿元15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3个(其中超1亿美元4个)。完成南通下达任务数的103.2%,年度综合评分列南通十县市区第一。



48

总工会

打造海门特质工匠学院,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建成南通市首家由国企实体化市场化运营、“政工校企社”联动、“学研赛训选”一体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平台体系;全省首推“未来匠星”计划,政工企联手培育做法被省产改专报;实施“东洲薪火”计划,发挥“工匠学院+劳模工匠智库”叠加优势,建成南通市唯一一家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成“生命健康产业链工匠学院”等多个特色化工匠学院和实训基地,全国纺织行业产改示范交流活动现场观摩叠石桥家纺技能实训基地予以高度评价。

海门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平台体系列入省市重点支持建设工匠学院名录。


49

团区委

“青创+”赋能青年发展 全力构建“崇謇力行”生态体系

聚焦“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做优青创空间载体平台,以“青创+平台”构筑产业共兴“聚能环”;用足好青年人才驿站、青年夜校等载体项目,以“青创+服务”凝聚服务发展“新动力”;发挥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教育实践作用,打造“青创学堂”品牌,以“青创+引领”画好“学謇效謇”“同心圆”。



50

妇联

凝“新”聚力

同“新”同行

首创“1+3+N”工作制度,全年新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182家。开展各类关爱服务活动百余次,支持9个单位获得南通市“双学双比”活动扶持资金共15万元,帮助千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三新”领域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等做法被《中国妇女报》等刊载,南通市“三新”领域妇联建设现场会在海召开。



51

侨联

创新赋能“侨力量”逐梦远航,携手共创“新侨乡”致富未来

创新三大举措为侨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稳健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法律服务保障创新,成功举办12场法律讲座,惠及超300人次,全面提升侨商法治意识与防范能力;围绕金融服务创新,携手海门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侨商贷”,15家侨资企业获支持;围绕服务平台创新,在2家重点侨资企业建立“侨胞之家”服务平台,深化紧密对接。



52

工商联

持续深化“五心汇海”品牌,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聚焦党建优先,着力打造“红色领航 益企扬帆”“学謇思源、弘謇致远”等党建品牌。聚焦教育领先,实施“弘謇增能·新创未来”行动,发布“薪火赋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十项行动。聚焦服务争先,成立“安商护企”联盟,启动“东洲护企”平台,开通“安商护企”邮路。聚焦担当率先,举办投资海门推介会4场,赴北京等地开展专题招商,与会企业家超500人次。



53

残联

“三聚焦三友好” 党建引领服残基层治理新路径

围绕“全员友好、全龄友好、全域友好”型社会建设,聚焦困难群体,访视残疾人家庭1.26万户,化解残疾人各类诉求5213个;聚焦群众关切,试点残疾人之家提档升级,创新联合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特色活动百余场次;聚焦基层服务,新增6个“共享辅具”点位,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各区镇共享辅具全覆盖,一二三期项目实现通借通还,惠及伤残群众约1.6万人次。



54

红十

字会

创新“多元联动”机制,“全链式”营造人人要学急救氛围

2024年累计开展“一站台”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六进”活动141场次,实现应急救护培训达30576人,覆盖全区3.12%人口。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2024年全省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全省唯一)。7月1日,中天钢铁南通公司3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运用心肺复苏技能成功施救1名心脏骤停员工。



55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重大项目保障“三优”工程

实施“规划优航”工程、“要素优保”工程、“民生优服”工程,对各类重大项目应保尽保优保,挂足“加速档”。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方案全市唯一获批,228个行政村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落实专项流量指标890亩;创新推进“带押过户”“无还本续贷”等改革,助力企业快速办证、轻松融资。



56

生态

环境局

强化环境要素保障,高效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以将“绿色、美丽、创新”海门打造成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为目标,在“靠前”服务上做到“三个率先”。在全市率先制定告知承诺制审批工作方案,实现环评“翌日可取”;在全市率先实现跨县市区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减排积极性大幅提升;在开发区率先开展园区碳排放核算,碳排放预测精准有效。以此为“工业绿岛”招商、振江铸造等多个项目落户贡献力量。



57

税务局

打造高质量发展基层政府行业综合治理样板

聚焦三件要事打造税收协同共治新格局,一是强化组织机制保障,持续完善税收协作机制;二是坚持以数治税和协同共治;三是聚焦家纺重点行业联合监管提高组织收入贡献。推动家纺行业阶段性实现了“三个匹配”,形成了高质量发展基层政府行业综合治理样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彰显税务贡献。



58

海门金融监管支局

“一村两顾问”

通过将海门辖区银行、保险网点与行政村进行匹配,制定各金融网点挂钩村委会名单,“一村两顾问”选派范围覆盖海门区230个村,每个村选派一名银行业务经理、保险机构业务骨干担任“金融顾问”。该模式有力解决海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公平、不均衡、不主动等问题,积极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59

海润

集团

“崇謇启行”青少年研学实践探索

参与组织谋划并负责张謇青少年研学市场化运营,构建研学工作行前审批、行中监督、行后反馈的高效全流程闭环,确保了研学活动规范化、公益化、品质化。以“崇謇启行”大思政研学实践课程为主打,开发全员参与的“三维课程体系”;创新5+6+2研学专班运营模式,通过内部培养、讲解演练等形式,培养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实现公司降本增效,该项工作获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肯定,张謇青少年研学工作在《新华日报》头版进行推介。



60

海晟

集团

打造“好房子”海门样板 满足海门老百姓多样化改善需求

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大刀阔斧策动地产革命,以府南R23014地块项目为试点,围绕“艺术、健康、安全、绿色、舒适、贴心”6大创新理念,从设计、管理等多维度重塑开发新标准,全力打造“好房子”海门样板。2024年,海晟集团自操盘项目以来累计市场销售额达4.3亿元,项目销售同比增长923%,市场回暖态势彰显民众对多元化改善型住宅的强劲需求。



61

海鸿

集团

探索费用包干制、创新考核激励分配

为增强企业竞争力,选择融信公司试点薪酬总额包干制,即以营收利润核定薪酬总额,赋予公司分配权,同时创新绩效考核,细化指标至员工,且制定个性化薪酬方案,细分薪级,明确绩效目标。目前取得显著成效,成本控制意识、市场竞争能力、员工积极、团队协作能力均显著增强。



62

叠石桥家纺产业集团

第二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围绕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家纺产业商贸流通降本增效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打造家纺产业商贸流通标准化管理运行新模式。2024年以来,集团大力推广新模式,在企业内部深入实施商贸流通标准体系,逐步实现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家纺产业商贸流通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预期效果,荣获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共同评定的“第二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商贸流通专项)”称号。



63

大督

查办

紧盯清查盘活两大关键 督查保障国有资产科学管理

对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开展清查摸底、盘活利用、督促提升全过程监督。健全完善管理规范,紧盯清查盘活关键,落脚清查盘活成效,形成一批制度成果、一套实操办法、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督查保障实现“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发现问题、彻底整治,分类盘活、充分利用,完善机制、科学监管”目标。



64

攻坚办

实施精耕细作治污攻坚“龙耕”行动 强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聚力开展全区精耕细作治污攻坚“龙耕”专项行动,深耕工程重点、区域堵点、管控难点、问题痛点,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首创环境信访“示范区镇”创建工作,多元化解机制持续健全,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秸秆禁烧持续保持部省发现零火点,省市考核断面优Ⅲ类水质比例双线达百,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环境信访件和越级访总量实现双下降。

青龙河综合整治被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列为正面典型。


65

项目办

创新全链条管理机制 推动项目建设“扛旗夺杯”

聚焦在手重大产业项目,围绕“项目研判、开工建设、达产达效、后评估”等环节,创新全链条管理机制,建立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管理的推进体系,实现了产业项目建设质态大提升。全年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30个,新竣工34个,达产转化19个,专精特新项目12个。除一季度获得南通项目建设“龙虎杯”铜杯外,其余三次考评均夺得“龙虎杯”银杯,完美实现了区委区政府设定的项目建设“扛旗夺杯”目标。